近日,2025 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闭幕典礼于法国巴黎举行。由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无锡市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魏炜教授指导的Nanjing - China队伍,荣获全球金奖!这是继2024年斩获全球金奖,并获得最佳太空赛道项目(Best Space Project)、最佳复合生物元件(Best New Composite Part)两项最佳提名之后的再度获奖,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卓越实力与持续创新能力。

在本次比赛中,团队克服阻碍,于Healthcare Village (Oncology) 领域创新性提出基于减毒粘质沙雷氏菌的活菌药物递送系统。因粘质沙雷氏菌次生代谢产物灵菌红素具强肿瘤杀伤活性,团队构建自杀质粒敲除毒性基因确保安全性;用羧甲基纤维素包封、肿瘤靶向肽修饰,增强其在肿瘤区域富集能力与安全性。类器官实验证实工程化粘质沙雷氏菌肿瘤靶向性,还测试利用灵菌红素光热效应清除多余活菌保障安全。 针对传统图像分析主观性强问题,团队研发标准化荧光图像定量分析流程精准量化细菌侵染过程;为解决动态实验观测周期长、成本高难题,构建基于ConvLSTM 的时空预测模型预测细菌对肿瘤侵染情况;最终将工具整合为 OncoPredict Suite 一体化软件平台,方便研究人员处理分析数据。此外,团队还提出了“SEEK”闭环行动框架,系统性地开展包容性实践。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学科竞赛,被誉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世锦赛”。该竞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3年创办,2005年发展成国际赛事,是生命科学与数学、化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相互交叉的跨学科竞赛,已成为全球性合成生物学学者的重要聚集地,受到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竞逐。
iGEM国际竞赛致力于推广合成生物学并促进青年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顶尖学府组队参与。它不仅是与国内外高校学生交流学习的珍贵平台,还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国际视野,同时增强了参赛高校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力。
无锡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研究中心由无锡市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和无锡锡东新城三方合作共建,主要围绕合成基因组学、生物基涂层材料、生物聚合物材料、非碳生物基材料生物制造、其他生物制造类开展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服务。研究中心由郭子建院士领衔,团队总人数27人,包括10名博士。目前研究中心已开展多项产业化研究,包括新一代DNA生物合成技术、多聚磷酸盐生物医用材料开发等。
研究中心借助自主创新发展的新一代DNA合成技术和底盘细胞改造技术,实现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领域底层核心支撑的突破,赋能医药医美、生物基化妆品、功能性食品、工业酶催化等产业链。布局建设AI设计蛋白质平台,具有数据集成、模型可解释性和实验验证等优势,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智能预测,大幅提升研发速度和成功率。利用该AI平台,已成功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潜在临床药用价值的功能蛋白质分子,如抗体、融合蛋白等。
本项目的指导老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炜,2024年加入研究所担任特聘研究员,在研究所平台上专注于多聚磷酸盐生物医用材料开发,相关技术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2024年6月孵化成立聚磷锡创生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高聚磷酸盐生物活性新材料开发的引领者与开创者。公司自主研发了不同链长的精细polyP+产品,涵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的生产工艺,是全球唯一专注于polyP+生物活性材料创新生产与应用开发的企业。团队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专业领域涵盖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依托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扎实的技术研发能力,共同推动生物科技的进步与应用。